警方提醒:复工复产期间谨防电信网络诈骗“新花招”
新华社乌鲁木齐3月10日电(记者于涛)当前,新花招正值复工复产时期,警方谨防新疆警方从近期破获的提醒案件中发现,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非接触式复工、复工复产居家隔离等情景,期间实施新型电信网络诈骗,导致一些群众遭受不同程度的电信财产损失。
为提高广大群众的网络防范意识,乌鲁木齐市公安局梳理了近期4个典型的诈骗诈骗类型:
一是宣称低价出售防疫物资。不法分子利用复工复产期间,新花招口罩、警方谨防酒精、提醒消毒液等防护用品紧缺之际,复工复产通过微博、期间微信、电信QQ、网络直播平台等发布虚假信息,打着低价的幌子,诱骗受害人转款购买,收到货款后便拉黑受害人,实施诈骗。
二是利用网络授课平台诓骗钱财。当前,很多中小学校利用网络平台给学生们上课。一些不法分子通过潜入班级的微信群、QQ群,将头像改换成班主任老师的头像,假借开展线上教学,以收缴教材费、培训费等为名欺骗学生家长转账汇款,实施诈骗。
三是宣称可以“无抵押”放贷。不法分子发现一些企业在复工之初资金紧张,便发布“无抵押”“无担保”“低利息”“放贷快”等虚假贷款信息,吸引受害人进行贷款,再以收缴“保险费 ”“手续费”“保证金”为名,诱骗受害人转账汇款,实施诈骗。
四是宣称招人在家“刷单”做兼职。不法分子通过短信群发、微信、QQ朋友圈等形式发布“刷单”“刷信誉”等兼职工作广告,打着“足不出户、日入百元”的幌子诱使受害人参与,一旦受害人上钩,便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给自己转账汇款,随后消失,实施诈骗。另外,所谓的“刷单”“刷信誉”行为本身就涉嫌诈骗。
公安部门提醒,在当前的复工复产时期,广大群众应进一步提高警惕,切勿被不法分子欺骗。如有群众发现自己已上当受骗,可立即报警,并收集通信记录、聊天记录、转账记录等,为警方破案提供合法有效证据。
责任编辑:24
- [2025-05-24 04:27] 上海崇明:深入推进肉制品生产企业专项整治
- [2025-05-24 04:21] 古澜轩秀、发康宝等9批次化妆品检出禁用物质
- [2025-05-24 04:11] 景区免费开放,不靠门票靠什么
- [2025-05-24 03:55] 安徽芜湖:朵朵荷花映红致富路
- [2025-05-24 03:23] 福建莆田:液晶式石英手表等5批次产品抽查不合格
- [2025-05-24 03:21] 2025北京公众考古季启动,推出京津冀考古研学等新形式
- [2025-05-24 03:13] 鹳雀楼,更上层楼
- [2025-05-24 03:11] 景区免费开放,不靠门票靠什么
- [2025-05-24 03:10] 西安灞桥:多举措助力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
- [2025-05-24 03:04] 安徽芜湖:朵朵荷花映红致富路
- [2025-05-24 02:55] 人气值“爆”了!乡村花卉消费引热潮
- [2025-05-24 02:53] 赶全国非遗“大集” 中外游客既饱眼福又饱口福
- [2025-05-24 02:45] 广东召开全省市场监管系统质量强链工作视频推进会
- [2025-05-24 02:41] 红色演艺、“简述中国”、古乐演奏……清明假期“文博游”火热
- [2025-05-24 02:26] 文旅部推出七大板块春节主题文化旅游活动
- [2025-05-24 02:18] 文化中国行丨丽江古城“天雨流芳” 一句劝学古训背后的文脉书韵
- [2025-05-24 02:17] 宁夏石嘴山:构建四项维权机制 着力提高消费者满意度
- [2025-05-24 02:16] 全国公安机关已侦办网络谣言类案件4800余起 关停违法违规账号3.4万个
- [2025-05-24 01:53] 国家邮政局:8月快递发展指数同比提升16.2%
- [2025-05-24 01:52] 全国多地文旅数据出炉 清明期间这些红色景区受青睐